无限小说网

人类科学之演变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无限小说网】地址:www.533wx.com

自从那份原创性研究报告最终提交给我们编辑部发表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年,因此现在很适合重新探讨一下当时引起了广泛争论的问题:在这个科学探索的前沿早已远远超出人类理解力的时代,人类科学家究竟在扮演什么角色?

许多读者无疑还记得读到过作者本人亲自获取所述结果的论文。然而,在后人类开始统治实验性研究之后,作者越来越必须经由DNT(数字神经传输)方能得到研究成果。因此,期刊发表的仅仅是翻译成人类语言的二手叙述。如果离开DNT,人类既无法完全掌握最新进展,也不能有效运用所需要的新工具去开展研究。而另一方面,后人类还在继续改进DNT,导致对其依赖程度更是节节攀升。面向人类受众的期刊正在降格为通俗载体,而且还很不成功,因为就连最天才的人类面对转译后的最新成果也往往大惑不解。

谁也不能否认后人类科学的诸多益处,但对于人类研究者来说,代价就是认识到他们将再也不可能对科学作出原创性贡献了。有些人彻底离开了这个领域,坚守阵地的那些人也将注意力从原创性研究转向诠释学:解译后人类的科研成果。

首先开始流行的是文本诠释学,因为已经存在的后人类出版物数以T字节计,其翻译不但晦涩难懂,而且很可能并不完全准确。破译这些文本与传统古文字学家的工作几乎没有相似之处,但成果仍旧陆续面世:近期有实验证明汉弗莱兄弟正确破译了多份十几年前关于组织相容性遗传学的出版物。

基于后人类科学制造的装置逐渐出现,大大促进了器物诠释学的发展。科学家开始尝试“反向工程”这些器物,目标并不是制造可与之竞争的产品,而只是想理解其运行背后的物理原理。最常见的技法是对纳米器具进行结晶学分析,这时常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领悟机械法合成这门科学。

最新也是迄今为止最大胆的探求模式是远程感知后人类的研究设施。近期的调查目标是在戈壁沙漠下安装的艾克沙碰撞机,它令人困惑的中微子信号一直是许多争论的焦点。(便携式中微子探测仪当然也是一件后人类器物,其工作原理始终不为人所知。)

问题在于,科学家有必要花费力气去研究这些项目吗?很多人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将其与美洲土著在欧洲制造的钢铁工具唾手可得时还苦心研究青铜熔炼技术相提并论。如果人类在和后人类竞争的话,这个类比或许会更加恰当,但当今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根本找不到这种竞争确实存在的证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吞噬星空之张昊白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道本归兮 巅峰狱少 舅妈的不伦亲情 降落我心上 美国女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