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琳娜:我故意把白居易放到了第六位,因为虽然他的诗很有才气,每句单拿出来都很好,但是合在一起,就总是透出一种政治上怀才不遇的自怜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把他的诗品往下拉了。但他那首“花非花,雾非雾”就不一样,这首诗直接把他的名次往前提了提。
余秋雨:《长恨歌》和《琵琶行》是两首很重要的长诗,因此他也是一个大人物,不能排后。我只是不太喜欢他的文学观念,过于政治了,又有点奉迎。费晟:王昌龄的诗也很好,他特别有唐朝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有一种投笔从戎、立功海外的豪情。
裘小玉:我还把杜甫排得比较靠前,可能跟我的专业有关系,我是学历史的,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中描述了从很繁盛的状态跌落到颠沛流离的过程,让我感触到他的脚踩在大地上面。
费晟:我想说三个并列第一——李白、杜甫、李商隐,因为他们是三个不同阶段和不同流派的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李白是浪漫主义,李商隐是现代主义。
(在大家发言之后,余秋雨老师安排大家对唐代诗人的前十名进行投票。)
余秋雨:我现在把大家投票的结果宣布一下:
第一,李白;
第二,杜甫;
第三,王维;
第四,白居易;
第五,李商隐;
第六,杜牧;
第七,王之涣;
第八,刘禹锡;
第九,王昌龄;
第十,孟浩然。
这个顺序,我相信很多中国人会大体认可。至少,这是唐诗在一批不笨的当代中国青年心中的存活排序。
我们和唐代诗人一起游戏,一会儿把这位老爷爷放到这里,一会儿又把这位老爷爷搬到那里,我们既觉得这一位可爱,又觉得那一位也可爱。我发现,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人的最终排列是和别人完全一样的,这就让我非常愉快。用我们各人的喜爱去参与这样一个排序,是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