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退婚(2 / 2)

表兄谋娶 鹿鸣洲 2329 字 2天前

婉儿没有回答他,只道:“婚约一事,婉儿正想与世子商议,不过情况特殊,世子可否让其他人都离开?”

说完,她环视了一圈,少说也有四五个家丁冲了进来,本就狭小的书房便十分拥挤。

“你要和我单独说话?”谢英才不怀好意地打量了她一番,眼睛又眯成了一条缝,一双眼几乎黏在了婉儿的身上,“好好好!我和妹妹单独说话。”

他随意朝后面摆了摆,“都出去。”

身后有家丁犹豫,似乎想说些什么,被他不耐地上前踹了一脚:“还不快滚!”

婉儿心里咋舌,没想到,堂堂谢家世子会是这么个德行。他黏糊糊的眼神,让婉儿想到了当初她去长宁县富商家里借钱时,那些富商看自己的眼神。

顿时,她心里一阵恶寒。

谢家百年侯府,怎么能养出差别这么大的两个人?和谢之霁比犹如云泥之别。

她想得有些出神,没注意谢英才什么时候把门关上了。谢英才骤然向她靠近,似乎想要拉她的手,婉儿顿时吓得后退了两步。

“妹妹莫怕,我没别的意思。”谢英才油腻的脸上露出痴笑,他盯着婉儿的脸,赞叹道:“都说蜀地出美女,今日一见妹妹,果真是名不虚传啊,白的像是雪人儿似的。”

谢英才虽不高,但身形肥胖、魁梧,足足有三个婉儿宽,站在婉儿的身前,跟一座厚土包似的。

婉儿强忍下心头的不安,又后退了两步,“世子说笑了,咱们还是来谈正事吧。”

她也不给谢英才说废话的机会,直接取出婚书放到桌上,“婉儿愿与世子退婚。”

听她说退婚,谢英才这才想起来自己是来赶人的。

可看着燕婉儿的脸……

“妹妹既想退婚,为何不早些与父亲和母亲说?”谢英才朝她走了两步。

婉儿警惕地看着他,手放在背后,暗中拿起了砚台。

婉儿:“之所以等到现在,我是想和世子做个交易。”

“我愿主动与侯府退婚,只是希望以一百两作为我的报酬,不知世子意下如何?”

谢英才一怔:“一百两?”

才一百两?醉红楼的头牌还没她半分姿色,一夜就达千金。

婉儿见他的样子,以为自己要多了,打算降一降。

“成交!”谢英才又走近了些,脸上笑意更深了,泛着贼光,“妹妹还要什么?不管你要什么,没有我谢英才办不到的!”

婉儿见他的样子,心里直犯恶心,纠结接下来的话说不说,思绪一时百转千回。

“还有一事……现在我刚来,此时退婚的消息若是传出去,恐对侯府不利,伤了名声。”

“所以,婉儿想在侯府待上半年,半年之后再将退婚的事情公开,世子意下如何?”

“这有何难?”谢英才本就在想用什么办法把人留下来,没想到她自己竟提出要留下,立刻应道:“莫说待上半年,三年五年都不在话下!”

他状若无意地环视了一眼屋子,而后视线落在了内间的木床上,屋子没有屏风,婉儿见他紧紧盯着那床上的玉枕,脸一下子就黑了。

若非实在是没有密谈的地方,她绝不会让他进屋子。

她轻咳了一声,压下心头的厌恶,道:“此外,这件事情还请世子勿要外传,即使是侯爷和夫人也不要说,否则若是传了出去,怕是……”

“妹妹放心,我自有分寸。”谢英才恋恋不舍地将黏糊糊的视线从床榻上挪开,又盯着婉儿的脸眯起了眼睛,“这件事情,只有你知我知。”

他环顾四周,看着简陋的陈设,凑近了婉儿,语气暧昧:“婉儿妹妹,既是如此,你不妨搬到我院子旁边住,也好增强些说服力。”

婉儿暗中捏紧了拳头,硬生生憋下了这股气,“不了,这里清净。”

这几日和谢之霁走得太近,她确实生出了换住处的想法。

但绝不会是谢英才。

事情办完了,婉儿开始赶人,可他难缠得紧,婉儿好不容易将人送走。

淼淼见人都走了,赶紧进屋,神情激动:“小姐,我刚刚可都听到了!咱们不是拿到钱就走的吗?怎么还要在上京待上半年!”

婉儿知道终究是瞒不过了,坦白道:“我留在这里,是想参加上京九月秋试。”

乐阳公主殿下去年冬下令,只要年满十五周岁的女子,无论家世出身,无论是否有孝期在身、是否婚配,都可参加女官考试。

她之前瞒着家里人参加了春试,放榜之后不久父亲便出了事,此次来上京,一则为了退婚拿钱,二则为了考试。

淼淼听到这里,都快急哭了:“可是小姐,夫人不会同意的,咱们家训第一条便是后代不许为官,您忘了吗?”

婉儿沉默了,父亲教她读书识字,可当她当初告诉父亲她想要参加女子科举时,父亲却一反常态地大发雷霆,即使她以绝食相逼,父亲都不愿让步。

但是,她还是瞒着所有人去考了,当时或许为了一时意气,但现在却是她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淼淼,今时不同往日,此次考试,是我查清父亲当年案情,为他平反唯一的机会,你不必再劝。”

在过去,婉儿一直觉得一百两是个天大的数字,毕竟自己父亲的俸禄一年就只有四十两。

可就在刚刚,谢英才竟直接给了她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还是从一沓银票里随意抽的一张。

想起之前她为了几两银子心力交瘁,婉儿心里五味杂陈。

这就是上京,纸醉金迷、富贵云集的上京,是父亲和母亲的故乡,是无数诗歌赞扬的圣地。

可这一刻,她只觉彻骨的寒意。

母亲急需用钱,婉儿当即将钱兑开,给淼淼八十两让她交给阿忠带回去,她自己则往书铺去。

上京的气候,总是那么让人猝不及防,一阵大风吹来,大雨便哗啦啦地落在了身上。

“姑娘,进来避避雨,可别染了风寒。”有妇人在店里朝着婉儿道。

“多谢。”婉儿一进门,这才发现她进的是一家药铺。

忽然之间,她福至心灵:“掌柜的,帮我抓一副治疗风寒的药。”

掌柜:“可是给自己的?”

婉儿摇摇头,犹豫了一阵,道:“是给……哥哥的。”